在线工作

用脚步丈量历史 用行走感受文化 ——2022年杨浦区数字寒假“人文行走”活动纪实

为加快推进杨浦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双减”精神,打响“红色文化”品牌,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区学习办与教育局、各街道社区学校一起举办了2022数字寒假“人文行走”活动,组织区域内的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围绕 数字行走·寻访百年杨浦”这一主题开展了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人文行走活动。

全区十二个街道的社区学校在严格遵循防疫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学生和居民开展杨浦“四个百年”——“杨浦百年工业杨浦百年工业线“杨浦百年红色工运”“杨浦百年市政”的人文行走活动,激发关注文化、探索历史的热情,在行走中感受杨浦百年文明的红色基因和杨浦历年来不断转型发展的辉煌成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学习行走的印记:

长海路街道社区学校组织街道内各居民学习点的亲子家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选择杨浦区“四个百年”和街道特色的人文行走路线,如杨浦滨江、国歌展示馆、百年市政建筑、复旦大学、上海院士风采馆、龙华烈士陵园等,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印迹、发展历程和红色记忆,居民们通过线下实地行走学习。

新江湾城街道充分挖掘线上资源,除了推送“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微信公众号”供居民体验学习外,还收集了一些有关人文行走的资料,如:杨浦滨江线下行走线路推荐、新江湾党建中心的各项活动等分享到各个居民学习群,丰富大家的行走资源组织了3组家庭参与线下亲子人文行走活动,参观走访了孩子剧团诞生——临青学校旧址通过行走探访,大家了解到了这是在1937年,从炮火连天的上海石库门中,诞生了一支由19岁中国共产党员组织领导的,临青学校学生们组成的“孩子剧团”,这群只有十多岁的孩子,带着他们自编的40多个抗日剧目,辗转8个省市,行程2万多里,宣传抗日,创造了他们的辉煌。

四平路街道社区学校组织开展了“我爱美丽家园”数字寒假“人文行走”学习作品征集和网络学习活动,让青少年和居民在寒假中通过拍一张展现杨浦或四平家园美的照片,写一句赞美家园的诗句,抒发对家园的情感。记录家园的美,表达出对家园、对社区收获的幸福感和满足,进一步引导社区居民爱社区、爱家园,激发对社区的归属感。

延吉新村街道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数字寒假线上人文行走——走进百年杨浦”活动,社区内的中小学生们相约云端共同学习。在直播间,学生们云参观“陈望道旧居”,通过视频了解“陈望道进故居”的前世今生,汲取学习目标的重要意义;了解了杨浦图书馆的过去和现在,感受到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云参观的最后一站是江湾体育场,从视频中了解它厚重的历史,它的功能和意义,感受那个时代的运动精神。云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在社工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制作完成了“虎年新年花灯”。活动通过“逛一逛”、“听一听”和“做一做”三部分帮助包学生进一步了解杨浦的红色知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深化学习内涵。

长白新村街道社区学校组织辖区内16个居委的居民们开展“人文行走”实践活动。松花居委的刘雪娇和伙伴们一起参观了国歌纪念馆,各种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呈现在眼前,从而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国歌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大楼居委的奚雯则来到了黄浦江畔的杨浦滨江。经过改造的杨浦滨江风景线全长700米,尽可能地保留了老工业元素,以打造具有杨浦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滨水景观区域和公共活动空间,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来自民治居委的武康行走的地点是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起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德文医工学堂,两支文脉源远流长,薪火传承谱写了一曲教育救国的壮丽诗篇。作为一名“银发讲述人”,他精心准备了宣讲稿,希望通过自己的宣讲,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真正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红色历史,将红色基因延续下去,薪火相传。

定海路街道社区学校组织了20组亲子家庭线下行走了“杨浦百年工业”路线,有的父母亲带着孩子线下漫步了复兴岛参观“白庐”,有的父母带着孩子线下去参观四行仓库,也有的父母带着孩子线上参观复旦大学、建设书局等学习点,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线上人文知识学习,领略上海的人文风情,让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感受上海的历史荣耀和时代风采,探寻杨浦百年文明的红色基因和杨浦历年来不断转型发展的辉煌成就。

微信图片_20220623143057.jpg

微信图片_20220623143105.jpg

通过本次数字寒假“人文行走”活动,有效地推进了社区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培育市民们的家国情怀,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杨浦的变迁与发展,让广大居民在行走中感受城市的人文魅力,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学习办)